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卡特(左一)在研究图坦卡蒙的棺椁。 霍华德·怀特为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穴的发现作出贡献,是有名的考古学家。如今有人举出证据,称怀特其实是个盗墓者。 霍华德·卡特,英国最负盛名的考古学家之一,自1922年打开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的大门后,卡特的名字永远和这个伟大的发掘联系在一起,他被尊崇为伟大的考古学家和研究埃及的先驱人物。然而,随着一些历史资料的逐渐披露,人们对他的怀疑...
2011年12月31日,上高县泗溪镇城头村委岭里自然村南150米处的山坡地,在完成农业“园田化”建设过程中发现一座汉墓。今年1月,在对该墓葬周边地带调查钻探发现,该地带存有古墓葬群。3月12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上高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对该地带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罕见“虎形金”等百余件文物。此次发掘的7座古墓属东汉中晚期,是较为典型的家族墓地...
记者13日从河北临漳县文物旅游局获悉,这个县一项考古勘探发现了五座古代墓葬和一口古井,其中一座宋墓女性墓主的脚骨因“缠足”严重畸形。这些发现,为研究宋代埋葬制度和古代“缠足”习惯提供了参考资料。 临漳县文物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4月7日,县文物旅游局组织、聘请考古专家和技术人员对该县建安文化广场北侧(临漳一中旧址北院)一处工程工地进行了考古钻探,发...
近日,考古专家对河南省淅川县龙山岗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首次发现了始建于仰韶时代晚期(朱家台文化)的堤防遗存,这在汉水中游同时期文化遗址中非常罕见。 龙山岗遗址又称黄楝树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村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从2008年5月起,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委托,并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
核心提示:考古学家并没有掌握太多证据以证明石器时代的人类有穿越大西洋,并完成1500英里的迁移行动的能力。但斯坦福和布拉德利的研究恰恰为“谁先抵达美洲”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 “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应是石器时代的欧洲人,他们比美洲印第安人祖先早1万年抵达美洲大陆。”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教授丹尼斯·J。斯坦福(Dennis J. Stanford...
“可辨器形有绳纹板瓦、筒瓦、瓦当、青砖、罐、盘、碟、碗、缸等生活用品和建筑用品,器物年代一直从汉、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此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出炉的《旧州城城址考古调查》中的部分文字。该调查报告认为旧州城城址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城址,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并建议当地文物主管部门尽快将其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其得到有效保护。这是海南日报记者今天从海口市文物...
马祖亮岛发现珍贵7900年前完整骨骸,是南岛语族新石器时代最早人类。图为台“中研院”研究员陈仲玉率领的考古队,在亮岛“岛尾一号”遗址挖掘的情形。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去年12月,在台湾防务部门与连江县政府协助下,台“中研院”史语所兼任研究员陈仲玉在马祖的军事管制区亮岛,成功发掘出一具约7900年...
即墨北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三次发掘将青岛历史追溯到了7000年前,那再往前的青岛是什么样子呢?近日,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生物研究所等考古机构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探源青岛”考古工程。据介绍,考古队员在莱西大沽河流域经过连日考察获取重要发现,目前已收集了二百多件标本,初步印证了青岛有旧石器时代遗址,青岛历史也有望追溯到万年以前。 自2007年以...
上图为专家正对出土文物进行鉴定。 近日,濠江达濠小望山麓发现先人生活遗址一处,并获得古陶片和石器若干。据专家考证,该区域是史前文明遗址,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中后期(距今6000—8000年),这个发现大大改写了濠江的文明发展史,也让人们对潮汕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据濠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坤达介绍,该遗址在濠江一处当地俗称“风吹门”的地方,在遗址上发现古陶片和石器二...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张艳)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佛教考古有三次重大发现,历史上极为惨烈的“三武一宗”法难由此被充分地证实,而大量精美绝伦、异彩纷呈的佛教造像得以重现人间,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了我们对中国佛教艺术史乃至佛教史自身的认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三次考古大发现的现场,一探究竟。 山西沁县南涅水村:一镐刨出来的石刻佛像 1959年的一天,山西沁县南涅水村的一位农民在涅...
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遗址出土的蛇形耳坠(拼版照片,摄于3月20日)。新华网图片 潘昱龙 摄 据考古专家介绍,在辽宁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发掘中,出土了蛇形耳坠等部分含有黄帝文化符号的文物,使红山文化与黄帝文化的关系进一步得到证实。 红山文化田家沟发掘项目领队、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来柱介绍说:“在田家沟红山文化遗址第四地点墓地的发掘过程中,出土发现精美玉器5件,其中首次出土了戴在...
3月20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部门获悉,2012年3月10日,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吴勇一行5人在新疆南部的巴音郭勒蒙古自治州焉耆县实地查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个星佛寺遗址。 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最大一处佛寺遗址,焉耆县七个星佛寺遗址始建于晋代,是佛教东传西渐过程中重要的一处佛教遗址,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焉耆国中最大的一处佛教遗址。 它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两部分组成。寺院残存建筑...
在江西赣州市慈云寺舍利塔天宫一次性发现的30余幅北宋初年绢本、纸本绘画,经修复已重现光彩。日前,这批国内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规模北宋绘画的修复工作在京经过专家评议,被一致认为达到了一流水准。 同时接受评议的还包括同批出土的纸本经卷、造像类雕塑文物、木版印佛教画残片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国家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杨泓对修复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能把腐朽碎裂成众多小块、甚至严...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长沙南宋古城墙保护方案终于出台,“不少于20米的原址保护”让一直以来呼吁“原址保护”的市民在欣慰之余,仍感到几许失落。 2月27日,在湖南省文物局和长沙市文物局的组织下,媒体记者和考古专家一行到古城墙遗址现场走访,与珍贵遗迹零距离接触,不少专家表示,“原址只保护20米,有点遗憾。” 刚走进万达项目的施工...
玉架山遗址考古现场。 刘斌 摄 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又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29日,记者在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玉架山遗址看到,浙江考古研究所和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历时3年发掘了多个环壕的良渚文化聚落遗址——这种聚落模式在良渚文化考古和长江流域史前考古中都是新发现。 考古队发现了围绕遗址周边的完整环壕遗迹,环壕内主要分布着墓葬和建筑遗迹。这处编号为“环壕Ⅰ”的遗存,是良渚文化首次发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